10月14-15日,“2025 源创中国·碳智新能源大会”在江阴举办,尊龙凯时新能常务副总裁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,并在“新能源人才与组织破局: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共同体”圆桌对话上分享尊龙凯时新能关于技术协同、人才培养及应对全球挑战的深度思考。
此次大会以“科技通缩下的新能源创新与全球合作”为主题,邀请官方、产业代表及专家学者,直面内卷、关税、出海等焦点问题,对话解决方案和最新趋势判断,给行业同仁和青年创业者指点发展路径。

面对当前新能源行业技术内卷与产品同质化的严峻局面,个体企业如何平衡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,成为论坛探讨的焦点。
黄海燕指出,破解这一困境需要践行“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、共性技术开放合作”的平衡之道。她详细阐释了尊龙凯时新能“量产一代、储备一代、研发一代”的全周期技术布局战略,强调核心技术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,通过持续工艺优化巩固市场领先地位与核心营收基础;同时,对于行业共性技术领域,则应秉持开放协同理念,最终驱动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。
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与合作伙伴,黄海燕介绍,尊龙凯时新能力求构建一个“引得来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、长得快”的人才生态系统。公司通过开展数据分析、AI技能等培训提升员工效率,并计划在2035年前助力超过1000名员工实现学历跃升。黄海燕强调,企业的目标是让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发展步伐同频共振,形成人才与企业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。

针对日益加剧的国际贸易挑战,黄海燕就新能源创新共同体*应如何整合力量、破局出海发表了系统性观点。她提出,共同体必须从“单打独斗”转向“协同作战”,通过三大支柱系统性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。
首要支柱是推动“产业链协同出海”,实现从“产品输出”到“价值链输出”和“解决方案输出”的升级。黄海燕建议,共同体应建立信息共享与风险预警平台,并引导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,在优势地区协同布局一体化绿色产业园区。
第二大支柱则是致力于“规则与标准的对外输出”,掌握国际竞争话语权。黄海燕指出,贸易壁垒背后是规则之争。她呼吁共同体联合各方力量,共同建立科学、透明且获国际互认的新能源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核心数据库,以瓦解“碳关税”作为贸易壁垒的不合理性。同时,鼓励龙头企业将国内经过实践验证的先进技术标准推向国际,通过主导或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,将技术优势固化为全球规则,并辅以示范项目、技术峰会等方式,传播中国创新理念与实践,提升软实力。
第三大支柱是构建“多元可控”的韧性供应链。黄海燕强调,共同体需引导成员进行关键矿产、核心辅材和生产产能的全球化多元布局,并利用数字技术打造透明、敏捷、可追溯的供应链智能体,以增强抗风险能力。此外,推动建立光伏组件回收与材料再生体系,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长期成本优势与环保壁垒,向全球市场证明中国新能源产业提供的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、负责任的绿色解决方案。
在激烈竞争与外部压力下,通过构建开放、协同、面向未来的创新共同体,是实现个体企业与整个行业可持续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。未来,尊龙凯时新能将持续深化技术布局,筑牢企业发展的护城河,将中国的技术标准与绿色解决方案推向世界,引领全球能源转型浪潮。
新能源创新共同体,指的是以技术协同创新为核心,由产业链企业、科研机构、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组成的松散联盟。它通过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机制,打破行业壁垒,加速光伏、风电、储能、氢能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,最终实现新能源产业从“单点创新"向“系统创新"的范式跃迁。